欢迎光临莆田八中!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八中 >> 文明创建 >> 平安校园 >> 正文
莆田八中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长:吴正平(校长)     

林志雄(法制副校长、黄石派出所所长)

副组长: 陈新鹏(荔城交警三中队队长)

翁振祥(分管安全、后勤副校长)

龚亦斌(分管德育、教学副校长) 

陈耿义(分管党建副校长)

     员: 吴金光(政教处主任)    郑建明(政教处副主任)

陈健健(政教处副主任) 吴良清(总务处主任)

唐智勇(总务处副主任) 李国强(总务处副主任)

蔡文华(工会主席)     陈俊飞(教研室主任)

梁遵(教务处副主任)   林凡(办公室副主任)  

吴晶晶(团委书记)     徐敏(保卫科副科长)

吴淑娜(医生)         吴凯飞(护士)

各班班主任、各馆室负责人、保卫人员、生管  

 职      责:

1)领导和指挥全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

2)根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发生、发展、衍变情况,适时启动本应急预案,召集各相关成员协同开展处置工作;

3)组织收集、跟踪舆情信息,及时向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和有关部门通报情况;

4)通过正规权威媒体适时适度发布真实消息,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5)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党委政府汇报,并协调上级综治办公室、派出所等相关单位,共同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处置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信息收集、事件调查、信息发布四个工作小组,具体组织实施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

1.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人员如下:

  任:林凡(办公室副主任)

副主任:黄桂伟(办公室副主任)

  员:王桂芳(教务处副主任) 李国强 (教务处副主任)  

黄志山(舆情监控员、网评员)

  责:

1)负责全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的组织召开;

2)负责做好全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的上传下达、组织协调、信息传递等工作;

3)督促落实学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

小组做出的决策和措施;

4)负责舆情处置应急预案的启动;

5)负责舆情事件处置相关信息的统稿、发布工作;

6)负责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负责新闻发布会等相关正面宣传活动的组织开展;

7)负责组织网络评论员做好网络评论、跟帖引导工作;

8)负责和相关单位协调联系,形成舆情处置工作联动机制,协同完成舆情处置工作;

9)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2.信息收集组

  任:林凡(办公室副主任)

副主任:黄桂伟(办公室副主任)

  员:吴金光(政教处主任) 李国强 (总务处副主任)  

黄志山(舆情监控员、网评员)各班班主任、各馆室负责人、保卫人员、生管

  责:

1)负责做好舆情监测、收集、分析、编报等工作;即时对中央、省、市各级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涉及中和镇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各类负面舆情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对于重要信息立即编制内部简报,按照舆情信息的类别和级别,按程序向黄石镇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及上级相关部门、党委政府报送;

2)负责做好对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舆情引导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3.事件调查组

  任:吴金光(政教处主任)

吴良清(总务处主任)

副主任:

李国强(总务处副主任)唐智勇(总务处副主任)

陈健健(政教处副主任) 郑建明(政教处副主任)

  员: 各班班主任、各馆室负责人、保卫人员、生管

  责:

1)按照领导小组的要求,及时对各媒体舆情反映事项展开全面调查,快速形成调查处理报告,为澄清事实、消除影响提供有力证据;

2)针对调查情况,及时研究并提出事件应急处置的对策和建议。

4.信息发布组

  任:林凡(办公室副主任)

副主任:黄桂伟(办公室副主任)

  员:王桂芳(教务处副主任) 李国强 (教务处副主任)  

黄志山(舆情监控员、网评员)

  责:

1)依据事件调查组向领导小组提交的书面报告,精心编制回应媒体稿件、信息和视频,经领导小组审定,必要时报请领导小组审定;

2)负责联络正规权威媒体,将事件调查情况书面回应稿件对外予以发布;

3)按照一个窗口对外的原则,负责做好相关网络、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的信息发布工作。

四、监测预警

(一)舆情监测

由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派出所配合,建立健全日常值带班工作机制,认真履行信息收集组工作职责,每日实行定时搜索、收集涉及我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负面舆情信息。

(二)预警工作

信息收集组、派出所要切实加强日常信息调查研究,做到动态监测,详实记录,及时收集各级涉及我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负面舆情信息,经小组负责人审核后,立即上报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呈报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或党政班子相关领导批示。

(三)预案启动

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舆情信息的来源、性质、规模、发布平台级别和影响力等指标,及时提请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发布预案启动指令。应急响应及其响应级别命令发布后,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迅速启动联动机制,立即组织协调各工作小组、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舆情处置工作。

五、应急响应

(一)一般性舆情处置应急(Ⅲ级)响应

1.处置程序:信息收集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呈送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批示→事件调查组或事件涉及的部门和办事处调查后形成书面调查报告→信息发布组依据领导批示和调查报告编制稿件、视频等→领导小组审核后由信息发布组发布→信息收集组跟踪关注成效。

2.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挥组织协调、上传下达、督促检查的职能,负责做好舆情处置日常办公。

3.信息收集组及时结合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性质和特点,继续核查信息来源、扩散范围、转载转播频率、点击率、收视率等相关指标,跟踪掌握舆情发展、衍变、处置成效等情况,为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舆情处置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4.领导小组办公室督促事件调查组或事件涉人员,就舆情反映事项进行调查,及时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呈交领导小组办公室。

5.信息发布组按照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批示和调查报告,积极通过编写新闻通稿、实行网络舆论引导、安排采访活动、编制书面回复等途径,做好舆情反映事项的正面回应工作,从而澄清事实、解疑释惑、批驳谣言,消除负面影响。

(二)较大舆情处置应急(Ⅱ级)响应

1.处置程序:信息收集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呈报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批示,若有必要,由领导小组组长向上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事件调查组实地调查后形成书面调查报告→信息发布组依据领导批示和调查报告编制回应稿件、视频等→回应资料经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审核后由信息发布组发布→信息收集组跟踪关注处置成效。

2.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挥组织协调、上传下达、督促检查的职能,负责做好舆情处置日常办公。

3.信息收集组及时结合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性质和特点,进一步核查信息来源、扩散范围、转载转播频率、点击率、收视率等相关指标,跟踪掌握舆情发展、衍变、处置成效等情况,为领导小组应急处置提供参考意见。

4.领导小组办公室督促事件调查组迅速组织人员,就舆情反映事项进行深入调查,及时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呈交领导小组办公室。

5.信息发布组按照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或上级主管部门、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和调查报告,积极通过编写新闻通稿、实行网络舆论引导、安排采访活动、编制书面回复等途径,做好舆情反映事项的正面回应工作,从而引导舆论、澄清事实、解疑释惑、批驳谣言,消除负面影响。

(三)重大舆情处置应急(Ⅰ级)响应

1.处置程序:信息收集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呈报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先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再经主管部门同时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市委宣传部通报情况→事件调查组立即赴实地深入调查后形成书面调查报告→信息发布组依据相关领导批示和调查报告编制回应稿件、视频等→经领导小组及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必要时上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市委宣传部审核后由信息发布组发布→信息收集组跟踪关注处置成效,并及时向领导小组和上级相关部门、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报告情况。

2.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挥组织协调、上传下达、督促检查的职能,负责做好舆情应急处置日常办公。

3.信息收集组24小时值班,及时结合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性质和特点,进一步核查信息来源、扩散范围、转载转播频率、点击率、收视率等相关指标,跟踪掌握舆情发展、衍变、处置成效等情况,为领导小组应急处置提供参考意见。

4.领导小组办公室督促事件调查组迅速组织人员,就舆情反映事项进行调查,及时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呈交领导小组办公室。

5.信息发布组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批示,依据调查报告,积极通过编写新闻通稿、实行网络舆论引导、安排采访活动、编制书面回复等途径,做好舆情反映事项的正面回应工作,从而引导舆论、澄清事实、解疑释惑、批驳谣言,消除负面影响。

六、处置机制

舆情事件发生后,在启动舆情处置相应级别应急响应的基础上,启动落实以下处置机制:

(一)启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动机制。事件发生后,镇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或组长及时向相关单位通报舆情,传达指示精神,明确工作要求,建立各项工作机制,落实各工作小组和工作人员责任,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二)启动舆情处置工作方案审批机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方案(个案),报领导小组组长审批。

(三)启动平面、广电媒体、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及时组织网络技术和管理人员,开展有效的网上舆论管理和引导工作,组织新闻工作人员做好广电、平面媒体的接待工作,及时给与正面回应,封堵和删除网上谣传信息。

(四)建立舆情处置总结评估机制。重大处置工作结束后,舆情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有关人员对事件发生、发展和舆情应对处置进行总结评估,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和不足,表彰奖励对舆情处置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追究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和严重后果的相关责任人责任,视情节依法给予处分。

七、应急保障

(一)信息与联络保障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体系,指定信息联络员,确保信息畅通。

(二)财力和人力保障

 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负有舆情处置职责的相关小组要为处置工作提供相对固定的人力支持。

(三)宣传与培训保障

1.加强常识宣传,提升信息捕捉、信息分析、信息研判、信息处置水平,最大限度消除因伪舆情泛滥、歪曲事实真相而造成形象受损、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

2.加强教职工培训力度,举办培训班,利用典型舆情处置案例,对干部职工进行教育培训。

八、附则

(一)本预案由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二)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